|
|
|
|
 |
幼兒教育證書課程 (三年全日制) |
 |
|
|
|
課程編號 |
: |
A3C020 |
課程統籌主任 |
: |
王小文女士 (電話:2948 7532) |
|
|
|
|
|
|
課程目標 |
|
|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在學術和專業上作充分準備,讓他們日後成為能幹、關懷學生及善於反思的幼兒工作者,能在不同的幼兒教育環境中工作,並能在專業上作進一步發展。學員修畢本課程後,可申請註冊為合格幼稚園教師及幼兒工作員。 |
|
|
|
|
|
課程介紹 |
|
|
本課程採用單元學分制。每個單元佔一定數目的學分,而每學分等同學員三十六小時的學習時數,其中包括授課小時及獨立研修小時。本課程要求學員完成佔九十學分的單元學習及十二學分的學校體驗,包括十八週的教學實習、駐校體驗及教育機構參觀。
本課程各單元將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工作坊、研討會和討論會等。本課程的重點,是引導學員積極參予學習過程,消化、評估和運用學到的事物,並培養進行獨立、終生學習及發展的技巧。 |
|
|
|
|
|
課程結構 |
|
|
|
|
|
1. |
專業研習 |
|
本範疇各單元旨在幫助學員在日後成為幼兒教師時已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技巧及態度。對幼兒教育工作已充分了解,並已培養應有的態度。各單元分別歸入兩大分流:幼兒教育基礎及幼兒教育的教與學。本課程亦注入特殊教育需要和資訊科技元素等重要教育意念。 |
|
|
|
幼兒教育基礎分流的單元名稱如下: |
|
|
幼兒教育概論 |
|
兒童發展(一):嬰兒與幼兒 |
|
兒童發展(二):學前兒童 |
|
兒童發展(三):初小學童 |
|
幼兒教育工作者發展 |
|
幼兒教育行政簡介 |
|
家長與社區關係 |
|
有殊教育需要之兒童 |
|
|
|
|
幼兒教育的教與學分流的單元名稱如下: |
|
|
幼兒教與學導論 |
|
現代幼兒教與學 |
|
兒童保健 |
|
課程發展概論 |
|
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實踐 |
|
提升創作與美學發展 |
|
科學與數學概念之培育 |
|
提升語文發展 |
|
促進兒童健康與社會、身心發展 |
|
教育資訊科技 |
|
早期英語學習 |
|
早期普通話學習 |
|
幼兒教育課程:電腦應用 |
|
|
|
2. |
學科研習 |
|
學科研習範疇旨在鞏固學員的學術基礎,並讓他們掌握到教授學前教育課程內各科目所需要的學科知識與技巧。各單元名稱如下: |
|
|
中文(一) |
|
中文(二) |
|
英文(一) |
|
普通話(一) |
|
從下列各項中選修兩項:美術(一)、數學(一)、音樂(一)、體育(一)、科學(一)及社會(一) |
|
|
|
3. |
通識教育 |
|
本範疇將透過生活技巧及文化與社會兩個單元,以促進學員的個人發展。生活技巧單元的目的,是幫助學員培養個人生活技巧,以提升個人素質,並迎合現代社會所需。文化與社會單元的目的,是幫助學員了解教師工作的整體環境。 |
|
|
4. |
學校體驗 |
|
本範疇讓學員把理論應用於教學工作上。學校體驗包括教學實習、駐校體驗和教育機構參觀。透過學校體驗,學員有機會獲取和運用初入職教師必備的技巧,並加以改善。
|
|
|
|
|
|
|
教學語言 |
|
|
本課程將以中文授課,而為了達到更佳教學效果,部分單元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
|
|
|
|
|
|
上課地點 |
|
|
大埔校園
|
|
|
|
|
|
入學條件 |
|
|
申請人須: |
|
|
1. |
在不超過兩次香港中學會考中,考獲最少六個不同科目E級或以上成績,其中最少有四科成績須在同一次考試中獲得。上述成績必須包括數學、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課程乙) ;及
|
2. |
在第一項所載的香港中學會考成績中,最好成績的六科獲得11分 或以上;或 |
3. |
完成中七課程。 |
|
|
|
|
|
|
註一: |
在英國語文(課程甲)中考獲C級視為等同在英國語文 (課程乙)中考獲E級。 |
註二: |
積分點計算法為:A至E級按序作5至1分計算。 |
|
|
|
|
|
|
|
|
|
|
|
 |
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幼兒教育)課程 (二年部份時間制)* |
 |
|
|
|
課程編號 |
: |
C2P040 |
課程統籌主任 |
: |
阮麗霞博士(電話:2948 7596) |
|
|
|
* 有關課程編排有待本校最後審批。 |
|
|
|
|
|
課程目標 |
|
|
本課程屬基礎師訓課程,為持有認可學位而未受過訓練的幼兒教育教師而設,旨在讓學員獲得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成為能幹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勝任不同的幼教環境的工作。學員修畢課程,將符合合格幼稚園教師及註冊幼兒工作員的註冊要求。
|
|
|
|
|
|
課程結構 |
|
|
本課程屬二年部份時間制,共含三十五個學分。學員一般須每週上課兩晚,每晚三小時。部份課堂可能設於星期六。本課程包括一個迎新課程及以下範疇:
|
|
|
一. |
教學科目研習 |
12
學分
|
二. |
專業研習 |
12
學分
|
三. |
選修科目 |
3 學分 |
四. |
學校體驗 |
8 學分 |
|
|
|
|
|
|
迎新課程 |
|
|
所有學員均須參加一個迎新課程。此迎新課程為學員提供有關本課程和本校的設施及各項學生服務的資料,學員還須參加一個資訊科技工作坊。 |
|
|
|
|
|
教學科目研習 |
|
|
透過研習本範疇的單元,學員對如何推動兒童的全人發展和各範疇的學習,應當具備對相關理論和專門知識的理解。研習內容包括綜合課程的理論和實踐,以及現代教學法。本範疇單元包括:
|
|
|
|
促進兒童健康與社會身心發展 |
|
促進早期兒童語文及文學經驗 |
|
兒童的科學和數學探索 |
|
提升兒童創意及自我表達能力 |
|
|
|
|
|
|
專業研習 |
|
|
專業研習的單元讓學員瞭解教育基礎學科的要素;包括對兒童發展和學習過程的概括認識,以及有關專業教師和教育重要課題的研習。本範疇單元包括:
|
|
|
|
兒童發展 |
|
學習的基礎與歷程 |
|
課堂、學校及社區中的專業教師 |
|
重要教育課題 |
|
|
|
|
|
|
選修科目 |
|
|
本課程讓學員從「教學科目研習選修科」內選讀一單元,或從幼兒教育「專業研習選修科」內自選一個領域,深入鑽研。可供選修科目包括:
|
|
|
|
|
|
教學科目研習選修科: |
|
|
|
|
|
|
|
|
專業研習選修科: |
|
|
|
學校家庭社區的夥伴關係 |
|
幼教機構的領導及管理 |
|
學生差異的瞭解及輔導 |
|
|
|
|
|
|
學校體驗 |
|
|
學校體驗的單元包括以下三個主要元素:教育機構參觀、教學反思報告和教學實習。
|
|
|
1. |
教育機構參觀:學員將有機會到幼稚園、幼兒中心、托兒所或育嬰園參觀考察。 |
2. |
教學反思報告:內容包括學員本身教學理念的分析、各單元教學的試驗計劃和教學策略試驗的檢討。 |
3. |
教學實習:學員可把在「教學科目研習」和「專業研習」所學付諸實踐,加以驗證,並建立個人教學歷程檔案,檢討其教學效能。 |
|
|
|
|
|
|
授課語言 |
|
|
本課程主要以中文教授,在適用的情況下,部分單元將以英文授課。 |
|
|
|
|
|
入學條件 |
|
|
申請人一般須: |
|
|
1. |
持有認可之學位,或同等學歷;及 |
2. |
在幼兒教育機構受聘為教師。 |
|
|
|
|
|
|
以上所列為最低入學條件,如有必要,申請人或須出席面試。 |
|
|
|
|
|
|
|
|
|
|
 |
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三年混合制) |
 |
|
|
|
課程編號 |
: |
E3B009 |
課程統籌主任 |
: |
黃艾珍博士 (電話:2948 7115) |
|
|
|
|
|
|
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為三年混合制課程,本身佔六十個學分,是為銜接在職幼稚園教育證書(中文)課程、職前幼兒教育證書(中文)課程或其他相等課程而設計的。持有上述兩項證書的其中一項或相等學歷者,可獲學分承認計給六十個學分,故修畢本課程後,即等同修畢一百二十個學分。
本課程是針對香港情況,即獨特的中、西文化傳統及其交互影響而設計。本校的兩個合作夥伴——多倫多大學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和南京師範大學參與了課程的設計,因此本課程的學員可以獲得專精幼兒教育的本地及海外講師指導,並借鏡中國及西方國家的幼兒教育經驗。
|
|
|
|
|
|
課程目標 |
|
|
本課程旨在培訓合資格的幼兒教育工作者,使他們成為高素質、具創意及專業操守的人士,能夠為本港兒童及其家庭推展各種優良的教育活動。 |
|
|
|
|
|
課程結構 |
|
|
本課程於大埔校園或市區分校上課,而部份選修單元只於其中一個校園上課。本課程以三年部份時間加兩個全日制暑期混合模式進修。部份時間制模式時段,學員每星期上課兩晚,每晚三小時。暑期模式時段在七、八月間進行,為四星期全日制,學員每天上課六小時。
課程包括三個主要進修範疇,分別是「專業研習」、「學科研習」及「學校體驗」。 |
|
|
1. |
專業研習 |
|
本範疇包括的學科單元,基本上以兒童及其家庭或教育理論為重點。這些學科單元分為兩大類,即幼兒教育基礎和幼兒教育的教與學。每個分組都設有核心單元和選修單元。各核心單元的次序都經過安排,先集中探討學員的個人發展,然後按步研究幼兒學習,並研究環境因素。所有核心單元與選修單元的授課時期均經精心安排,務求使相連兩屆的學員都有機會選讀任何一個選修單元。這些選修單元讓學員可按本身的興趣深入研習喜愛的領域,或在選定的領域裡加強有關的專業知識與技巧。
學員於課程最後兩個學期內,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一項專題研究。學員透過在課程較早期講授的「兒童學的研究方法」單元,可學習到相關的研究方法。此外,透過「專題研究」單元,更能進一步提升和擴闊對研究理論的認識。 |
|
|
2. |
學科研習 |
|
學科研習範疇各單元以促進學員的個人及/或專業發展,豐富學員在選定主科範圍的知識為旨。學員可以選讀一個相關學科,加強個人在這方面的能力,或繼續研習在證書水平課程已修習的學科範疇。
學員必須修畢三個學科研習單元:中文、英文和一個選修科目。本課程設有上述兩個語文學科研習核心單元的目的,是加強學員在專業及學術方面使用中文和英文的能力,並提升他們這兩種語文的溝通能力。 |
|
|
3. |
學校體驗 |
|
學校體驗範疇包括兩項綜合實習單元,安排在課程的首兩年進行。綜合實習單元的目標是:
|
|
|
幫助學員在專業發展上建立深化的教學及反思能力; |
|
推動學員融合理論與實踐,以富於批判分析的態度把課程內容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上;及
|
|
培養學員利用有系統的查究作為改進實踐的工具。 |
|
|
|
|
學員也可把其中一項綜合實習單元發展成為專題研究。 |
|
|
|
|
|
課程內容 |
|
|
學期 |
單元名稱 |
第一學年 |
第一學期 |
幼兒教學的理論觀 (3 學分) |
英文(二)(3 學分) |
|
第二學期
|
幼兒教育的教與學選修科目 (3 學分) (A 組) |
1. |
兒童科學及數理思維 |
2. |
嬰幼童的課程設計 |
3. |
透過美術促進兒童的創造力 |
4. |
透過音樂與動作促進兒童的創造力 |
|
中文(三) (3 學分)
兒童健康、安全及福利課題(3 學分)
|
第二學年
|
第一年暑期 |
幼兒教育基礎選修科目或學科研習選修科目 (3學分)
幼兒教育基礎選修科目 |
1. |
文學中的兒童文化觀 |
2. |
強化兒童的學習 |
3. |
幫助行為有問題的兒童 |
4. |
幼教機構資訊科技的領導 |
|
學科研習選修科目 |
1. |
美術(二) |
2. |
英文(三) |
3. |
數學(二) |
4. |
普通話(二) |
|
|
當前幼兒教育的課程問題 (3 學分) |
第三學期
|
讀寫萌發 (3 學分)
|
兒童發展的現今趨勢 (3 學分)
|
綜合實習單元(二)
|
第四學期
|
幼兒教育的教與學選修科目 (3學分)
(A 組) |
1. |
兒童科學及數理思維 |
2. |
嬰幼童的課程設計 |
3. |
透過美術促進兒童的創造力 |
4. |
透過音樂與動作促進兒童的造力 |
(B 組) |
1. |
輔導 |
2. |
特殊需要兒童的融合教育 |
3. |
幼兒評估的最新發展 |
|
兒童學的研究方法 (3 學分) |
第三學年 |
第二年暑期 |
幼兒教育基礎選修科目或學科研習選修科目 (3 學分)
幼兒教育基礎選修科目 |
1. |
文學中的兒童文化觀 |
2. |
強化兒童的學習 |
3. |
幫助行為有問題的兒童 |
4. |
幼教機構資訊科技的領導 |
|
學科研習選修科目 |
1. |
中文(四) |
2. |
音樂(二) |
3. |
體育(二) |
4. |
科學(二) |
5. |
社會學(二) |
|
|
比較幼兒教育學(3 學分) |
第五學期 |
過渡期課題 (3 學分) |
與不同背景家庭的協作:理論與實踐 (3 學分) |
專題研究 (5學分) |
第六學期 |
幼兒教育的教與學選修科目 (3 學分)(B 組)
|
1. |
輔導 |
2. |
特殊需要兒童的融合教育
|
3. |
幼兒評估的最新發展 |
|
幼兒教育基礎選修科目(3學分) |
1. |
幼教機構的領導與管理 |
2. |
幼教機構資訊科技的領導 |
3. |
幫助行為有問題的兒童 |
4. |
幼教機構的校本發展 |
|
|
|
|
|
|
|
教學方法 |
|
|
本課程所採取的教學方法,旨在營造誘發性的環境,鼓勵學員拓展及檢討對幼兒教育的一般認識,特別是其本身的實踐情況。本課程的教學大體上是互動式而非陳述式的,我們鼓勵學員藉著工作坊、研討會及導修課,就其實踐經驗加以反思,並以此為基礎,在其上擴充增益。 |
|
|
|
|
|
教學語言 |
|
|
本課程將以中文授課,而為了達到更佳教學效果,部分單元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 |
|
|
|
|
|
上課地點 |
|
|
大埔校園(暑期全日制課程) 及大埔校園 / 市區分校 (夜間部份時間制課程)
|
|
|
|
|
|
入學條件 |
|
|
申請人須:
|
|
|
1. |
修畢幼稚園教育證書課程或幼兒教育證書課程,或具備同等學歷,並取得平均積點2.0分或以上;
|
2. |
達致與幼稚園教育證書課程或幼兒教育證書課程內「中文二」同等的中文水平;及
|
3. |
達致與幼稚園教育證書課程或幼兒教育證書課程內「英文一」同等的英文水平。
|
|
|
|
申請人若未能提供有關中文及英文水平的證明,必須參加語文入學測試。
符合入學條件的申請人或須參加面試。 |
|
|
|
|
|
|
|
|
|
|
 |
幼稚園教育證書課程 (二年日間混合制) /(二年夜間混合制) |
 |
|
|
|
課程編號 |
: |
E2C007
- 二年日間混合制 |
|
|
E2C008
- 二年夜間混合制 |
課程統籌主任 |
: |
林瑞瑛博士(電話:2948 7755)及黃敏博士(電話: 2948 7544) |
|
|
|
|
|
|
課程目標 |
|
|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員以本身已有的資歷和經驗為基礎,加以提升和鞏固,並繼續擴充有關知識,改進技能,確立其態度,成為能幹、關懷學生和善於反思的幼兒教育工作者,並能發展出個人的教學理念。
|
|
|
|
|
|
課程結構 |
|
|
本課程採用學分制,學員須修滿六十八個學分,其中指導學習佔四個學分,學校體驗與實習佔八個學分。課程內容包括下列四個範疇:
|
|
|
1. |
專業研習 |
|
幼兒教育基礎 |
單元一: |
兒童發展與評估 |
單元二: |
兒童發展與評估 (指導學習) |
單元三: |
教育概論 |
單元四: |
幼兒教育行政簡介 |
單元五: |
家長與社區關係 |
單元六: |
有特殊教育需要之兒童 |
單元七: |
以下各科選修其一: |
|
- |
幼兒教育與心理輔導 |
|
- |
幼兒教育的領導 |
|
- |
幼兒的照顧與保護 |
|
- |
幼兒教育機構的顧問教師 |
|
|
|
幼兒教與學 |
單元八: |
現代幼兒教與學 |
單元九: |
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實踐 |
單元十: |
提升創作與美學發展 |
單元十一: |
科學與數學概念之培育 |
單元十二: |
提升語文發展 |
單元十三: |
促進兒童健康與社會、身心發展 |
單元十四: |
綜合課程(指導學習) |
單元十五: |
以下各科選修其一: |
|
- |
早期英語學習 |
|
- |
早期普通話學習 |
|
- |
幼兒教育課程:電腦應用 |
|
- |
中文教學語言 |
|
|
|
2. |
學科研習 |
|
單元一: |
中文 |
單元二及三: |
以下各科選修其二: |
|
- |
美術及設計 |
|
- |
音樂 |
|
- |
體育 |
|
- |
人文學科 |
|
- |
環境學習 |
|
- |
人際動力 |
|
- |
數學 |
|
- |
電腦應用 |
|
- |
科學、科技與社會 |
|
- |
健康教育 |
|
- |
普通話 |
|
- |
英文(一) |
|
|
|
3. |
通識教育 |
|
單元一: |
生活技能 |
單元二: |
電腦入門 |
單元三及四: |
- |
基礎普通話 |
|
- |
基礎英語 |
|
|
|
4. |
學校體驗 |
|
|
教學體驗課(一)及(二) |
|
教學體驗與實習(一)及(二) |
|
|
|
|
|
|
|
修業期及上課時間 |
|
|
二年日間混合制課程(E2C007)
|
|
|
本課程為部份時間制,為期兩年,包括當中四星期之暑期課。課程採單元結構,其間學員須在任教學校接受教學視導。學員每週上課三次,每次三小時。上課時間為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三十分。部分課堂可能設於週六。 |
|
|
|
|
|
二年夜間混合制課程(E2C008) |
|
|
本課程為部份時間制,為期兩年,包括當中四星期之暑期課。課程採單元結構,其間學員須在任教學校接受教學視導。學員每週上課三次,每次三小時。上課時間為下午六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部分課堂可能設於週六。 |
|
|
|
|
|
上課地點 |
|
|
二年日間混合制課程(E2C007) |
|
|
市區分校 (日間部份時間制課程)
及大埔校園 (暑期全日制課程)
|
|
|
|
|
|
二年夜間混合制課程(E2C008) |
|
|
市區分校或大埔校園 (夜間部份時間制課程) 及大埔校園 (暑期全日制課程) |
|
|
|
|
|
入學條件 |
|
|
申請人須︰ |
|
|
1. |
為註冊幼兒教育機構之現職校長、主任或教師,並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及
|
2. |
具備「合格幼稚園教師」資格或同等資歷。
|
|
|
|
|
|
|
|
|
|
|